• 客满多,一站式的企业服务平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哟

    手机访问

  • 企服市场

    走出信息孤岛、冲破信息茧房:「企业服务」打响全场景战役

    发布时间:2020-01-07 16:27:14 来源:深响 浏览量:42780

    核 心 要 点

    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信息互通融合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寒冬催生了火热的企业服务赛道,降本增效是企业的共同需求,而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

    京东企业业务从企业采购切入全场景,横向协同产业链资源,纵向打通企业管理场景。

    深响原创 · 作者|鸿键

    早在1996年,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就预言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人类走出信息孤岛。

    和“人”一样,作为拥有独立意志的“企业”正身处数字化的价值网络中:对内,企业们不断强调“推倒部门墙”、“搭建中台”;对外,企业们高呼“连接”、“共赢”、“赋能”。

    消费互联网时代,人走出了信息孤岛,产业互联网时代,信息互通融合的任务落到了企业身上。

    企业服务走向全场景

    不难看出,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渗透已经进入深水区,行业主题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自从腾讯喊出“产业互联网”的口号之后,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成为大小玩家共同瞄准的新市场,企业服务也走到了聚光灯下。

    与此同时,在需求侧,企业对信息互通融合愈加重视,这既与互联网发展大势相关,也与当前周期特征密不可分。

    在刚过去的2019年里,市场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是“寒冬”。压力之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尽管费用层面的收缩能在短期减轻企业负担,但节流的效用毕竟有限。相对于降本,企业更关注的是提升效率。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互通、让被繁重业务占据的人力得到释放……寒冬中降本增效的痛点愈发凸显,也催生了炙手可热的赛道。

    「深响」基于对2019年一级市场投融资信息梳理发布的报道《2019创投实况:BAT收紧腰包,钱都去哪了|数据扫描》显示,无论是在融资项目数还是融资金额上,企业服务均是最火热的行业。

    虽然To B业务在舆论上不如To C那般热闹,但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巨头,都已经盯上了B端市场这块大蛋糕。而整体来看,行业的主要打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专注于企业的具体需求,用诸如技术外包的方式提供针对性解法,类似为已有的庞然大物装上新插件,未改变根本。

    这一路径是此前企业服务市场的主流,其优势在于可以快速解决企业的当务之急,但缺点同样明显:需求方和解决方通常是一锤子买卖;解决方案通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导致企业在局部走出了信息孤岛后,转身却进入新的信息茧房困境。

    从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插件式”服务的应用场景相对较窄,意味着产品的复用度低,继而商业模式的可拓展性变低。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曾表示,好公司和差公司的标准,就是提供完这些服务后客户是否还在源源不断为软件付费。如果服务的人一走,客户就不付钱了,那可以理解为公司本质上还是在提供人力服务。这样的公司,收入翻倍的背后,需要的是人数翻倍,规模大了之后难以管理。

    插件式的企业服务在商业模式上便面临着类似挑战。

    另一种则是提供全场景的企业服务,初始多从细分需求切入,随之拓展到全局。

    云服务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从为企业提供计算这一细分需求切入,到进而深入企业全流程,亚马逊AWS、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等走的都是这条路。

    例如腾讯云的企业应用已经从域名、网站,拓展到物联网、区块链、企业通信、办公协同等方面。

    腾讯云企业应用

    除了云,试图破除不同金融业态数据壁垒的FinTech、实现整个工厂乃至整个生产链升级的制造业数字化也是这一路径的重要模式。

    与第一种路径相比,提供全场景企业服务优势明显:系统、全面。不过这一路径门槛极高:无论是采购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成本,还是电力、IP和带宽等网络成本,品宣等市场成本;以及极高的研发成本和闲时损耗,都意味着巨大投入。

    可想而知,只有大玩家才能采用这种模式,云服务市场上的玩家均是巨头背景足以说明这点。

    尽管全场景企业服务门槛很高,但对需求端而言,头痛医头、走出信息孤岛却进入信息茧房肯定不是理想状态,同时,由于全场景、全流程的企业服务门槛高,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自己完成,因此,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玩家市场空间很大。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在与36氪的采访中表示看好数据中台的发展,其认为中台火起来本质是用户侧数字化跟原来的管理旧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数据基础设施会有持续稳定的成长空间。另外在牛奎光看来,在诸如B2B交易平台的供应链领域,如何把商业的订单、交易、物流跟金融结合起来,也是接下来有发展空间的方向。

    京东企业业务:横向协同产业链资源,纵向打通企业管理场景

    对于想从企业服务市场中分一杯羹的玩家而言,如何从细分领域切入,进而吃到更大的蛋糕,是行业玩家共同探索的方向。如先前所述,目前,市场上提供全场景企业服务的玩家大多为巨头背景,其中,云服务为主要切入方式。

    在这些主流玩法之外,京东基于电商能力及对企业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并基于相关细分需求拓展企业服务版图,成为企业服务市场上颇值得关注的玩家。

    京东企业业务前身是京东企业频道,2014年5月,基于京东在电商、技术、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积累,京东企业频道上线,定位是中小企业专属电商采购平台。经过近六年发展,京东企业业务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企业采购范畴:

    2016年4月,京东大客户品牌正式更名为“京东企业购”。

    2016年7月,京东企业购发布 “翼采”平台,提供了基于ERP场景下一站式智能化采购管理服务。

    2017年5月,京东企业购发布JD-Business战略。以企业采购服务为根基,布局四大核心能力——技术、商品、履约交付和增值服务。

    2018年4月,针对员工福利场景,发布“京东锦礼”智能福利解决方案。

    2018年5月,正式发布“智能政采”,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的系统服务平台。

    2018年5月,针对企业办公场景,发布“京东京点”智能办公解决方案。

    2018年10月,京东主站上线京东工业品一级品类。

    2019年7月,京东零售大客户部更名为企业业务事业部。

    梳理京东企业业务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具体来看,京东企业业务的发展战略是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拓展和深挖。

    横向上,围绕企业采购场景接入更多企业服务能力。

    2019年9月上线的京东商用PSI((Product Service Integration))平台是横向拓展战略的重要布局,PSI通过智能匹配、智能分发、智能协同和智能监控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商品+服务”线上采购线下履约协同一体化。

    这一抽象的表述可以结合具体例子来理解。

    在西南某水电站新建驻守保障住房项目中,京东商用PSI平台提供了覆盖设计、采购、安装、监理的一站式服务。围绕客户需求,聚合售前咨询、设计商、品牌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一体化,将工期大幅缩短至4个月。

    这个案例体现了京东企业业务在横向上的拓展,逻辑不难理解:企业采购往往是企业各种项目中的重要一环,而除此之外,企业还有多种多样的需求,京东企业服务通过采购业务与企业达成合作,然后通过PSI平台提供全链条的服务,业务拓展水到渠成。

    在横向拓展上,京东企业业务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会逐步建立全面开放的服务生态圈,吸纳产业链上的优质合作伙伴,将客户提出的需求在整个生态圈内进行商机分发,最终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闭环服务。

    比如,2019年12月,京东商用与联想商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出业内首个B2M客制化系统平台,企业客户在京东智能采购平台提交客制化需求,系统平台拆解需求反馈至联想生产系统,相应的服务数据反馈至京东和联想的服务体系,匹配相应的售后服务,最终通过京东PSI平台完成履约。

    横向拓展丰富企业业务能力的同时,京东企业业务还在纵向上不断深入企业内部活动的各方各面,比如:

    围绕企业HR管理需求,推出京东锦礼,为企业福利管理提供从信息收集、匹配,到决策、履约的一站式服务。

    在企业运营层面,京东企业购的技术服务延伸至财务管理、决策系统的数字化改革。

    针对办公场景,京东推出京点智能办公解决方案,打通了租赁、维护、盘点、回收等办公资产管理主要环节,在确保企业信息安全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办公资产价值最大化。

    其中,在财务管理和决策系统方面,京东企业购推出"BF-Link 京东toB财务协同平台",帮助企业打通从前端采购到后端财务结算的全流程数据,解决结算和发票两大财务场景的繁琐业务工作,全流程几乎无需运营人员介入、无需线下沟通,大幅降低人工和时间成本。

    在智能办公解决方案上,针对传统采购模式需要一次性投入巨大资金,企业现金流和运维压力巨大的痛点,在商用租赁市场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京东企业业务不仅能提供产品租赁服务,还能整合服务商资源提供信用租赁免押金、专属运维、数据安全、资产管理软件等多项增值服务,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在横向与纵向同步拓展后,京东企业业务已经从企业采购发展到能够支撑企业全业务流程、支持多业务场景的综合性服务。从京东企业业务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专业机构服务专业场景的时代正受到专业平台连接专业场景的冲击。

    在美国,大企业对SaaS服务的付费意愿较强,而对中国市场而言,大部分行业的企业客户尚未完全认知到软件的价值,在人工服务之外的付费意愿很低。在交易环节切入,产生交易之后再从中间环节收费,是中国企业服务发展的独特路径。

    GGV执行董事吴陈尧曾对「深响」描述过企业服务的中国模式案例,“中国有企业在做这样的事(指从交易环节切入)。我们已经投资了一家为保险经纪行业提供SaaS的公司,以后还会在更多的垂直行业寻找类似的公司,通过SaaS提高企业效率,通过积累企业的数据和交易变现。”

    在降本增效的普遍需求下,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需要被打破,从企业采购切入的京东企业业务,正在为全场景的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想象力。